为什么八旗兵就是打不过太平天国?-上海企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八旗兵以骑兵为主,长于马战?
据《建州闻见录》上记载说:“长甲八万余骑,步卒六万余名?
”后来发展到“长甲十万余骑,短甲军亦不下其数。
”另外,八旗还有炮兵部队,这是进入辽沈地带以后建立的,自由制的“天祐助威大将军”炮和得自明朝军队的“红衣大炮”多门组成?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族的过程中,就把牛录加以改造、充实、强化,成为固定的战斗组织?
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规定每牛录编为三百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先后对牛录的组织采取了许多措施:一是按照地缘为主,血缘为辅的方针组合,使各牛录内既有同乡也有同族,容易接受领导。
二是招收零落分散各处的诸甲(自由民)归降,派遣强有力的领导组成牛录?
三是对于率领众多人丁来投的酋长及蒙汉军将军,赐以高官,对其子孙则委任为牛录之主!
四是对一些人户过多的牛录进行分编,对人户少的牛录进行合并,以男丁数为准,按满族三百、蒙汉族二百的人数标准进行调整。

五是使牛录成为固定的社会组织,不准任意迁徙逃离。
六是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牛录设额真,后来改称佐领,负责牛录军、政、耕等一切管理工作,并有副职二人,称代子;
将牛录的三百人分为四个塔坦(村或部落),由四名章京和四名拨什库率领,一名章京和一名拨什库管理一个塔坦的各种事务,和旗人“共同劳动,同出同行。
”并制定奖惩制度?
如“若兵丁甲冑弓箭刀枪鞍马等恶劣,则贬降牛录额真?
若倶整修良好,军马肥壮,则升擢牛录额真?
诸豫为立法,俾得遵循。
”牛录的成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牛录之民,各有自己的耕地、牲畜和武装,有的包衣(家用奴隶)、阿哈(生产奴隶)在关外还不能成为牛录成员?
牛录所属旗丁,是15岁至60岁的男子,也称“人丁”、“壮丁”。
由于丁出自户,立户即存兵,除集合旗丁操练、出征,平时散处各户,参加社会活动,因而八旗成了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平战时都适用?
1、八旗汉军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非单独有八个汉军旗,部分误称为“汉军八旗”?
2、与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
3、分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4、八旗汉军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及其继承政权清朝掳掠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队”;
5、八旗汉军深受皇太极信赖,在清朝初期统一战争及稳定汉地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屡见不鲜,清朝中期逐渐衰败失去了影响力;
八旗兵的三级编制以牛录为基层,固山为单位。

这两级在建制上较稳定,权力上较集中。
甲喇是中间机构,起承上转下的作用;
当牛录数增多时,一个甲喇多达十余牛录,这时就要增设甲剌?

因此,每固山的甲喇数可能变动,并非固定为五甲喇。

八旗的起源是“牛录”。

早在氏族社会的女真部落中,有一种自愿结合的牛录战斗体。

牛录,系满文的音译,意为射兽用的“大箭”。

“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出猎行围之际,各出箭一支,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
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意即主)”兵猎毕,牛录散!

女真族对外对内的作战,则利用牛录的形式,组成自己的部队。
八旗兵的正规兵种有骁骑、亲军、前锋、护军、步军等营!
骁骑营,是八旗兵的主要组织!
早在天聪八年(1634年),定固山额真随营马兵为阿礼哈超哈,此为晓骑营之始!
后定隶于骁骑营之兵为马甲,即骑兵,满洲、蒙古每佐领下20人,汉军每佐领下42人;
自马甲中选其优者为领催,司册籍。
此外,还有附属于汉军各旗的枪营、炮营、藤牌营;

满、蒙、汉骁骑营驻于京师者各自为营,由八旗都统分别统辖。
八旗都统、旗各1人,副都统、旗各2人,下设参领、佐领、骁骑校等职官;
官兵所用武器,有官造颁发的,有官兵自制的。
各营定期操演骑射、步射与合操,每三年检阅一次!
亲军营,为侍卫帝室的专门部队。

亲军由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选拔,其余由下五旗挑选的,都要入上三旗行走。
满洲、蒙古每佐领下2人,以亲军校、署亲军校各77人分别管辖。
选60名亲军随侍卫行走,其余皆值宿卫,这些亲军都归领侍卫内大臣统领;
前锋营,选八旗满、蒙兵中最精锐者别组为营,充当前哨兵◦在天聪八年(1634年),即有噶布什贤超哈,为最早的前锋;

后来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2人,组成前锋营。
遇皇帝检阅则为首队,巡幸则于御营前后立前锋旗以为门户,列帐守卫!
该营分为左右二翼,各设前锋统领1人?
下设前锋参领等职官,分辖前锋兵!
前锋兵器,有一半人习鸟枪,称鸟枪前锋!

护军营,是由八旗满、蒙兵精锐组成的守卫宫禁部队。
最初有巴牙喇营,为早期护军!
后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17人,组成护军营!
步军营,是由满、蒙、汉八旗步兵所组成;

清初设,后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步军领催2人,步军18人,汉军每佐领下步军领催1人,步军12人,组成步军营。
八旗兵的特殊兵种有健锐、火器、神机等营!

健锐营,是八旗兵中的云梯兵,初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由前锋、护军营内选习云梯者千人,从征金川得胜后组建。
火器营,是八旗兵中专操火器的部队,康熙三十年(1691年)初设,火器有鸟枪和子母炮,营兵分鸟枪护军与炮甲!
神机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共马、步队25营,分左、右翼及中营,名为威霆制胜队,有官兵1.4万余人,均由八旗骁骑、前锋、护军、火器、健锐诸营选取精锐组成,使用新式洋枪,守卫紫禁城及三海,并扈从皇帝巡行?

设掌印管理大臣一人统辖,下设翼长等职官,分掌各营训练等事。

驻防兵,为驻扎全国各省冲要之地的八旗官兵,分为畿辅、东三省、各直省驻防兵以及藩部兵四类。